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转载]校长张新亮:胸怀拿云之志 走好成才之路|在2022级学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日期:2022-09-25 17:28 点击量:

胸怀拿云之志 走好成才之路

——2022级学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2022925

校长 张新亮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上午好!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迎来又一批新西电人。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绝大部分同学通过云端相聚这场青春盛会。在与“抗疫”相伴三年这段不平凡的时光里,你们克服重重困难,闯过道道成长关卡,证明了青春的智慧与力量。在此,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2022级新同学表示衷心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向悉心培育你们的家长和老师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感谢同学们选择将西电作为新的人生起点和梦想舞台,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在这里绽放。作为新任校长,我跟同学们一样,也是初到西电,但这片热土蕴含的深厚历史和蓬勃生命力却深深地感染着我。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爱上西电!

我们所在的西电,是一所红心向党、赤诚奉献的大学91年前,毛泽东亲自签发第一份招生简章、出席开学典礼、讲授第一堂思政课,我党我军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无线电学校”就此诞生。从筚路蓝缕服务战争,到接续奋斗服务建设,从赫赫有名的军校,到服从命令毅然脱下军装,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品格深深烙印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从一生追寻革命理想的首任校长王诤中将,到“永不消逝的电波”原型李白和党的好女儿张露萍烈士,从“国防之眼”保铮院士,到“叩问星辰”的包为民、杨孟飞、杨宏、张荣桥等航天总师,炽热的爱国情怀与执着的科研梦想激荡在一代代西电人的心间。赓续红色基因、矢志许党报国,是西电始终不变的如磐信念。

我们所在的西电,是一所知重负重、敢为人先的大学革命时期,红色电波助力党中央知己知彼、决胜千里,毛泽东盛赞为“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新中国成立后自力更生,独立创建我国电子信息学科和专业的门类体系,打破西方技术封锁,创造出第一套流星余迹通信系统等多项全国第一。进入新时代,在集成电路、网络安全、新一代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基础软件等核心技术研发上,在北斗、天眼、嫦娥、天问、天和、羲和、奋斗者号等国家重大工程上,在习近平总书记批示的、郑晓静院士、段宝岩院士牵头的觅音和逐日等重大项目上,西电攻克着一个又一个难题,撑起了中国信息科技和产业的脊梁。心怀“国之大者”、锐意克难攀峰,是西电坚守如初的格局担当。

我们所在的西电,是一所应变而新、为你赋能的大学你们将在数字化转型的智能教育形态中,体验翻转的新型课堂、混合式新型教学、远程在线新型实验、AI虚拟新型教师、SPOC和EMOOC等新型学习资源,让你们真正成为课堂内外的主角、知识能力的主人。你们将在书院学院协同育人的环境下,于美育中心、智慧研习室、创客坊、劳动实践基地、体育俱乐部、国际双创周等各具特色的活动场景中,开启校园“斜杠”生活,收获更健全的人格、更强健的体魄、更理性的思维和更全面的发展。你们将在英才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通过本硕博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关键核心领域紧缺卓越人才专项培养,借助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成长为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科技创新生力军。你们还将拥有基于大数据精准画像形成的“电子能力证书”,借此更好地认知自我、规划自我、实现自我。全心全意培养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是西电责无旁贷的育人使命。

同学们,你们出生于祖国腾飞之时,成长于祖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历程中,你们的人生轨迹始终与强国兴国紧密联结,你们必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仁不让的中坚力量!在以信息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高歌猛进的时代,作为电子信息领域国家队的西电,也必将为你们插上逐梦的翅膀!

同学们,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青年,“生逢盛世,此其时也,你们将成为‘两个一百年’的股肱之臣、栋梁之才。”民族复兴势不可挡,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新时代的青年该如何度过宝贵的大学生涯,成长为“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股肱栋梁,我有几点建议送给大家,希望对你们有所启发。

希望同学们胸怀拿云之志,在矢志报国、勇毅担当中实现人生价值。“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涓滴细流汇入江海,才能实现充沛丰盈。只有立志高远,将人生梦想汇入时代与国家发展的洪流,才能拥有强大精神支柱,最终成就一番事业。4个多月前,12位隐姓埋名的中国导弹武器型号总师身份首度公开,我校66届校友陈国新赫然在列。面对内忧外患的国际形势,积极响应中央加强国防建设号召,16岁的陈国新选择进入“西军电”地空导弹无线电遥控专业学习。一心为国效力的他毕业后义无反顾投身祖国空天防御事业,从此隐姓埋名数十年,成为海红旗七号武器系统总师和新型野战武器系统总师,开创了我国防空导弹研制史上舰载超低空领域的先河,为成功研制型号、铸强国家利剑做出了隐秘而伟大的贡献。这种“愿得此身长报国”的至真情怀,在西电的“大先生”身上也淋漓尽显。“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郝跃院士,24岁从西电毕业时,在分配表上写下一行字:“只要专业对口,到哪儿都可以。”从此,他扎根西北任教40年,面向集成电路的“锁喉之痛”深耕不辍,实现了我国氮化物第三代半导体电子器件步入国际领先行列。还有那些在人生十字路口,放弃高薪,毅然成为航天骨干、国防卫士、乡村振兴先锋的一大批西电学长,都选择将自己的生命体验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现在,接力棒传到了新一代西电学子的手中,国家正面临网络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国土安全等多方面挑战,希望你们立下为国求学的鸿志,在为国解忧、为国排难、为国尽责中追寻人生意义、实现人生价值。

希望同学们打牢学业根基,在格物穷理、创新求索中把握人生航向。实现远大理想必须练就能够托举民族命运的有力臂膀。大学完成从“高考骄子”到“杰出人才”的蜕变,要实现三方面进阶:一要提升自我驱动力。相较中学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大学课堂不再依靠耳提面命,而是为你们打开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窗口,引导你们独立思考,做自己学习的主人,从接受知识提升到追求智慧增长,结合自身兴趣特点和国家需求,系统考量学科、行业发展大势,点燃热爱,选准自己的学术道路和人生航向。二要夯实学业基础。西电历来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同学们要传承“学在西电”的扎实学风,下一番心无旁骛的苦功,牢固数理基础和学科基础,扎好专业上的马步,筑牢学业大厦的地基。三要磨练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百年变局下,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国家需要更多实现原始创新的帅才科学家、突破“卡脖子”难关的优秀学者和技术精英。想成为这样的人才,就要摆脱“做题家”思维,主动融会通识、数理、专业、跨界知识,形成批判性思维、交互性思维等创新思维方式,在实践、竞赛、创新创业的“练兵场”中增益其所不能,构建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能力体系。同学们,你们正处于人生的“一日之晨”,希望你们只争朝夕,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能力素养缝制“铠甲”,在攀登学术高峰的征程中披荆斩棘,在科技创新的无人之境中勇往直前。

希望同学们锻造坚韧内心,在百折不挠、慎独自律中保持人生定力。没有负重的“空船”最危险,要想人生之舟劈波斩浪、平稳前行,少不了两块“压舱石”:其一是百折不挠的坚韧意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世上从来都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也没有横空出世的高手。不如意事常八九,困难和挫折总是埋伏在生活各处,荆棘与坎坷时常伴随于人生路途,怨天尤人不可取,自暴自弃更不行,同学们唯有迎难而上、保持乐观,越障排险、逢山开路,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将之变为人生的财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其二是慎独自律的敬畏之心。面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多元价值、激烈竞争、紧张节奏,如若随波逐流、急功近利、自我放纵,则难免偏离航道或触礁搁浅。只有牢记自己的初心和坚守,始终遵循内心的道德原则,磊落做人、坦荡做事、踏实做学问;从心所欲不逾矩,不挥霍健康、不沉迷娱乐、不拖延犹豫、不停止学习、不盲目从众,才能在奋楫笃行的道路上无远弗届。希望同学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立信守恒,慎独慎微,在人生的风浪中行稳致远。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同学们,西安是历史文化名城,西电是电子信息强校,数字经济、行业智能化、科技自立自强中蕴藏巨大人才需求,希望你们坚定信心,从“新”出发,不负韶华,度过最美好的西电时光!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冯毓璇